<文章详情
【学习强国】“三位一体”打造社区银行新范式

  社区银行是金融服务触达居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是银行与客户建立深度联结的重要纽带。昆山农商银行在社区网点建设中始终秉持“标准化、智能化、特色化”原则,通过“主题定位、分类提升、服务延伸”的“三位一体”系统性工程,成功打造了一批功能聚合、主题鲜明、效益显著的社区银行。

  因地制宜聚焦特色客群

  聚焦“养老、儿童、新市民”三大重点客群。坚持“银行功能+银政合作+特色服务”三位一体功能布局,结合所在社区具体情况精准定位主题。一是打造老年主题银行。以“适老化和亲情化”为核心,在老城区、老年客群相对集中的社区打造老年主题银行,立足老年人核心需求,在网点配备无障碍通道、爱心座椅、老花镜等,推出“爱心窗口”和咨询绿色通道。聚焦老年人出行、就医、消费等高频服务场景,开发涉及金融知识、养生科学、智能应用操作等课程的“银发课堂”。成立老年书法班、夕阳红歌唱团、健康养身组等不同类别的“兴趣班”,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,丰富老年客群的业余生活。二是设立儿童主题银行。以财商教育为切入点,在学校、幼儿园附近以及家庭聚焦较多的居住型社区打造儿童主题银行,构建儿童会员体系,提供专业财商课程,围绕3-12岁儿童成长周期设计早教、全脑开发、创意美术等活动,以儿童为纽带对接服务家庭金融需求。组织开展“金融知识进校园”“小小牙医”体验、“小小银行家”职业之旅、亲子艺术沙龙、“地铁大富翁·城市挑战赛”等各类少儿财商活动。三是创建新市民主题银行。秉持“此心安处是昆山”理念,在新市民较为集中的昆山城东地区打造新市民主题银行,提供一站式住房按揭贷款及过户、社保卡异地取款减免、异地就医登记等多项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。积极探索新市民客群的金融诉求,以提升新市民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为主要目标,侧重金融产品介绍、个人征信保护、反诈防非宣传等内容宣讲,助力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。

  截至8月末,已成功打造11家主题网点,包括6家老年银行、4家儿童银行和1家新市民银行,占网点总数的14.29%。

  精准触达推动AUM提升

  基于社区客群的消费习惯和资产配置特点制订方案,高效触达并转化目标客户,推动AUM增长。一是深耕社区客群画像。依托数字化系统,分析客户的资产规模、交易习惯、产品偏好等,通过动态画像精准识别出“财富巩固型”“资产成长型”“流动偏好型”客户,定制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。二是推广智慧生活场景。社区银行通过推广“智慧停车”“智慧药店”“智慧商超”三大智慧场景,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与触达深度。通过交易流分析客户消费能力与习惯,适时推送理财、保险、消费贷款等产品。三是拓展双线获客渠道。线上通过企业微信社群,定期推送理财资讯、市场解读、最新产品等,引导客户关注自身资产状况,激发其产品需求。线下开展微沙龙、金融知识课堂等,由理财经理、客户经理面对面为社区居民解答疑问,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方案,现场促成产品购买。截至8月末,全行48家分理处AUM净增32.05亿元,以不到全行六分之一的基层人员贡献了三分之一的AUM增长。

  延伸服务打造家园文化

  积极将服务延伸周边社区场景,持续拓宽网点服务时空边界。一是举办特色主题活动。常态化开展亲子互动、传统节庆、反诈宣传等社区活动,将金融知识融入生活场景,打造“月月有主题、周周有活动”的服务机制。结合当下热点与民生需求,借助“苏超”赛事契机积极融入夜市经济场景,开展“夏日财富嘉年华”等主题户外活动,将金融服务与理财知识自然融入居民生活。二是开展上门金融服务。针对孤寡与高龄老人,依托“小圆服务队”提供上门服务,深入社区办理社保卡激活、密码重置、签约绑定等业务,切实实现“业务在家办”。同步建立外拓客群档案与“外拓服务清单”,通过公众号等渠道加强宣传,为更多老年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。三是整合社区合作资源。联合党群服务中心、医疗机构、便民商户等,着力打造有温度、有黏性的社区金融服务点。为老年人提供了包含心理咨询、智能设备使用辅导、家庭收纳课程及保险沙龙在内的多样化服务,为其营造学习、休息与社交的友好空间;组织“小小银行家”“小小消防员”职业体验活动,为家长提供假期看护与财商启蒙服务。常态化开展社区团购、义诊、义剪、夏日送清凉、冬日送温暖等公益项目,逐步增强社区归属感和邻里凝聚力。

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苏ICP备10208788号 | 该网站已支持IPV6